知道就有點厲害的日台音樂業界小知識(中)─ 斜槓企業《唱片公司》篇

, 活動專欄

圖片來源:Pexels(Brett Jordan)

本文為2021年前舊資料,Lantis原所屬的「萬代南夢宮藝術(BANDAI NAMCO Arts Inc.)」已在2022年4月1日整併為「Bandai Namco Music Live Inc.」

 

「唱片公司」一直以來是許多樂迷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平時我們拿到的或聽到的音樂有超過半數都來自唱片公司出版,平常看著自己熟悉的樂手或偶像團體在喊著「メジャーデビュー紀念」,在日本所謂「主流出道」又是什麼意思?繼上一篇帶大家了解管理日本最重要的音樂著作權組織「JASRAC」後,這次就要與大家一同重新認識日本的唱片公司(レコード会社)。※本篇暫時不提如CD Baby的數位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繁雜又細緻的職能】

 

日本唱片公司歷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日蓄,現今日本古侖美亞)」的設立,經歷了超過100年的歷史以及與世界接軌的漫長過程,才發展成現在足以影響世界音樂產業數字的規模。而唱片公司顧名思義就是發行「歌曲、唱片」的公司,要創造一名歌手很簡單,「有歌、有舞台給你唱」,你就可以是歌手。但歌從哪裡來?舞台從哪裡來?這就是唱片公司複雜職能的關鍵了,我們可以看看唱片公司的主要職能分工有哪些。

 

不要再說唱片公司只負責出碟收錢了。

 

作為平行搭建並協調上圖所有工作的唱片公司,除了肩負著包裝藝人將其行銷出去的任務外,同時也要能夠協調各單位及音樂人,創造出最適合團體及唱片公司走向的作品。隨著時代演進及唱片公司規模擴大,現在唱片公司已經不像早期只有結合藝人及詞曲作家等的「製作」「販賣」「宣傳」「流通」創造收益。而是能包辦演唱會製作、電影拍攝、藝人發掘養成、藝人經紀、仲介、票務販售、線上直播等一條龍的「音樂事業集團」。全方位「Entertainment(娛樂)」體驗已是各家唱片公司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有像日本大型出版社講談社,或遊戲公司萬代南夢宮這種自己出來開(及收購)唱片公司的……

 

『掙錢嘛,生意,不寒摻。』包括上一張圖的職能,現今的唱片公司已經發展成這樣。

 

拿知名的日本索尼音樂(Sony Music Entertainment(Japan)Inc.)來說,旗下非音樂事業體就包含電視台MUSIC ON! TV,最近日向坂46、欅坂46、TrySail線上演唱會用的直播平台Stagecrowd,以及上個月底在台北開幕的Zepp New Taipei等,日本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 JAPAN)甚至早在五年前就開始養足球員了。

 

【主流出道?獨立製作?】

 

在日本有所謂「メジャー(major、主流)」以及「インディーズ(Independent,獨立)」唱片之分,能夠在主流唱片發行作品的就被稱為「主流出道」,其餘反之。但到底是什麼定義著主流不主流?以現今國際而言,在世界三大唱片公司以外的唱片公司都叫「獨立唱片」,而三大唱片公司則被稱作「主流唱片」。1990年代還沒整併的大型唱片公司分別是華納音樂集團、EMI、索尼音樂、BMG、環球音樂集團、寶麗金唱片,在這之後經過合併及買收,形成現在佔了全世界超過70%音樂市場的「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集團」以及「華納音樂集團」。

 

日本方面,簡便的區別方法則以「日本唱片協會(日本レコード協会)」正會員身分的18家(如下圖),準會員的19家、贊助會員的23家為主流唱片公司。而除了正會員以外較為知名的主流唱片公司還有傑尼斯偶像 嵐所在的「J Storm」、大型經紀公司Amuse旗下的「A-Sketch」、星塵傳播旗下的「SDR」,以及有著如BABYMETAL、Mr.Children等重量級樂團歌手的「TOY’S FACTORY」等。

 

【外資系】

【集團系】

【獨立系(不屬任何集團、自成集團體系或規模較小者)】

 

看到這邊或許有讀者會問「那早安家族的UP-FRONT GROUP都不在這裡面耶?」這個時候就得提到公司們彼此合作的案例了,像是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Johnny’s Entertainment」雖然是準會員,但其唱片的販售及通路都是給日本索尼音樂代理,山葉音樂傳播在販售及通路方面是給愛貝克思代理,接著就是早安家族所屬的「UP-FRONT GROUP」則是將自己傘下的唱片公司「UP-FRONT WORKS」旗下音樂廠牌拆給「日本索尼音樂」「波麗佳音」代理銷售,而拆給這兩家主流唱片公司代理的音樂廠牌也被稱為是「主流唱片」

 

因此如第二段所述,以日本唱片協會的會員身分辨別是否為「主流唱片公司出道」只是相對簡單的辨別方法,如果遇到非會員而被定義為「主流唱片」的狀況,要去探究它是否真正為主流唱片的狀況則會繁雜一些。

 

而獨立跟主流除了風格以外,兩者最大的差別還是資源方面的掌握,作為日本唱片協會正會員身分必須出資5億日幣以上的公司行號才能入會,準會員及贊助會員雖然在這個數字以下,但有這等財力出資及支撐起娛樂事業運作的公司,自然在不論「製作」「販賣」「宣傳」「流通」等規模皆與獨立製作有極大差距。由於銷售及宣傳規模的放大,收益分配也會與獨立製作有所區別。通常獨立唱片的收益分配彈性會比主流唱片的分配要來得好上許多,而主流唱片在成本幾乎都攤在大型通路、宣傳、行政費用的狀況下,進到藝人口袋的比例相對於獨立唱片較少的狀況佔多數(雖然比例少,不過母數大……)。

 

【唱片公司?音樂廠牌?】

 

眼尖的讀者們或許發現了上一段所寫的「唱片公司(レコード会社)」及「音樂廠牌(レコードレーベル)」。唱片公司旗下藝人之多及風格之廣並不是單純一家唱片公司就能夠全部概括的,為了能夠清楚將歌手的風格,甚至是主流、獨立製作等屬性區別出來,大型唱片公司通常會將旗下藝人簽約到旗下不同的「音樂廠牌」,一方面是讓公司更有效率的進行品牌操作,也能夠讓不同客群更容易在自己喜愛的風格中發現到自家其他藝人。

 

像是日本索尼音樂的「Sony Music Labels」旗下就有以實力派歌手及搖滾樂為核心的「SME Records(山下智久、米津玄師、西野加奈、milet等)」,動漫歌曲為核心的「SACRA MUSIC(LiSA、藍井艾露、=LOVE等)」以及最廣為人知的「Sony Music Records(miwa、坂道系偶像)」等音樂廠牌。國王唱片旗下有著以偶像、特攝為核心的「EVIL LINE RECORDS」以及以AKB48集團為核心的「You, Be Cool!」,而早安家族所屬的「UP-FRONT WORKS」旗下甚至有分為「zetima」「hachama」等主流音樂廠牌及研究生所屬的獨立音樂廠牌「UP-FRONT INDIES」等。或許從自己喜愛藝人的唱片公司下手,會再找到更多自己欣賞的歌手也說不定!

 


 

後記:

有關唱片公司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寫,有興趣的不妨查詢各家唱片公司企業網站。

本篇不以「地下」「非主流」而以「獨立」稱呼,其原意是這些團體有不少根本不”地下”也不”非主流”……

獨立製作的藝人在曲風及形象塑造方面通常沒有大企業的包袱,或許在這茫茫樂海中能找到自己的歸宿也不一定。

台灣在日治時期的1910年成立的第一家唱片公司「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台北出張所」就是當時「日蓄」在台灣的分公司。在這之後隨著媒體發展,索尼音樂、環球音樂、華納音樂也都相繼進駐台灣,但由於台灣唱片規模較小,像是JVC建伍勝利娛樂在台是由環球音樂或風雲唱片代理,波麗佳音由Welcom Music代理,國王唱片則是由華納音樂代理等,日本索尼音樂與台灣索尼音樂雖不同體系,但同屬索尼企業,因此前者在台音樂發行事務均由後者代理。

 

知道就有點厲害的日台音樂業界小知識(上)─ 版權巨獸《JASRAC》篇

 

(ATC Taiwan編輯部 / Editor Markov Huang)

發表迴響